《围炉夜话》是晚清近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。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、人、事、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。寓意深刻。
《围炉夜话》与《菜根谭》、《小窗幽记》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。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,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,使《围炉夜话》语言亲切、自然、易读。
《围炉夜话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性情执拗之人,不可与谋事也;机趣流通之士,始可与言文也。
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,其意思是,性情乖戾固执的人,是无法与之谋事的。天性风趣而又倜傥风流无碍的人,才可以与之谈文论艺。
讨论事情最重要的是不可先有成见,如果心有成见,事情便已无更改余地,那么再谈也是浪费时间。讨论的目的在于使事情更加完善,因此必须虚心地提供意见才是上策。只知依靠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, 越喊不要男朋友越用力而不顾理性的人,外不能见事情真正的需要,内不能见自己的偏执和缺失,和这种人一起做事,不但于事无益,而且处处碍事,服务支持使事情不能活泼运转。
文学艺术是由我们内心天性所流Lu出来的,这种天性原本存在于每个人的天赋之中,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,往往因外在的种种力量,使得这种天性逐渐被蒙蔽而滞碍不通了。在孩提时期,大部分人都能欣赏一片云,一朵野花,因为在孩童的心中没有分别取舍,只有无尽的专注,这就是天趣。等到长大了,便失去了这种天趣,在看世界的时候,心中已无纯然的真,而加入了许多世俗的观念。这时即使要他去写文章,在他的心中已无真正的文章了。因此,惟有能欣赏万物本趣的人,手中无诗而心中有诗,方可以与之谈文论理。